繼前兩年的蘇拉後,香港再次掛上十號風球。
雖然本身也沒有行程,但隔著玻璃窗看見被強風吹得搖擺的大樹,也只得留在家中。於是撇除畫畫和鍛鍊身體外,和部分香港人一樣,今天花在耍廢上的時間少不免增加。(題外話,感謝颱風下仍堅守工作崗位的人員。)
整個下午,我就暫時無視了腰骨和脊椎,攤在床上讓腦袋完全放空地看youtube。本想趁機把一直未有時間看畢的芙莉蓮補完,又該死地被首頁其他的推薦影片吸引,結果是芙莉蓮沒有看,陳卓賢的歌倒是聽了一遍又一遍,還在房裏開了個人演唱會。
經過不知多少推薦後,我又看到了這影片。
香港人大概對這首歌很熟悉,台灣的朋友可能也會聽過也不定。
為什麼我說「又看到」呢,這要提到一些無關痛癢的往事:曾幾何時我把這段片每天循環上百遍,為了練成影片裏的手勢舞。
要說原因的話,其實也不難想像,要不自身是姜糖(姜濤粉絲的稱呼),要不喜歡的人是姜糖(放心,是有腦那種)。這裏強調一下,我本人不是。
循環了數天,對著廁所的鏡不知練了多少遍,一向身體協調極差的我居然還原了八九成的動作(我猜測)。
音樂是種神奇的魔法,讓人很容易沉醉其中。正如唱著《以孤獨命名》時我幻想自己有著陳卓賢的聲線,都不管那句「以糊塗處理」飆不到高音;跟隨那句「只有愛恆久不枯」假裝有節奏地移動手指時,大概也曾覺得自己有六十秒變了樂壇頂流。
相隔數年,很多的東西早已忘得七七八八。洗澡過後,我望著鏡子,內心哼起那句熟悉的副歌,想要記起那個手勢舞的起首動作,卻怎麼也記不起來。
記得的或許只有鏡子前並不是姜濤,只是一隻哥布林。
27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nd6Gf2U4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