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本文學巨著沒有太大感受的我,一直思考其原因。感覺這本書能被譽為BTS(及大量作家)的成長啟蒙之書,總有其獨特之處。思前想後,我只覺得是我認識它太遲,青少年時期的掙扎早已與我無關。4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rg1bXfLFqh
4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pRhPQgij5X
這本書主要以主角辛克萊的視角出發,描述了辛克萊由孩提時代的純潔光明,逐漸成長成特立獨行的青少年,並巨細靡遺地敍述辛克萊由抗拒黑暗世界到擁抱反叛的自我實現過程。辛克萊心境的變化主要由三段經歷串連:孩童時代受法蘭茲威脅勒索,首次接觸陌生的黑暗世界;青少年時期離家讀書,被黑暗世界吸引而自甘墮落,此時的辛克萊已開始培養及具備覺察心靈及情緒的能力,能從墮落中分辨對錯,並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亦能從黑暗的泥濘中重新步入正軌。他學習覺察自我的能力亦由三個人物串連:德米安、碧翠絲及皮斯托利斯。4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HBEY2NVJBN
4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ECz5X2vtem
這本書成功之處在於它把辛克萊複雜的內心世界及變化作理性的語言表達,投射到所有青少年身上,讓所有身在迷惘階段的青少年都能感到共鳴。書中德米安否定了當時被視為至理名言的聖經真理,把書中殺兄弟,被視為邪惡的該隱視為勇士,把書中服從的亞伯視為懦弱。德米安的這番詮釋首次讓辛克萊知道看待世界有另一種方法,也在他心中撒下了「反叛」的種子。然而在德米安的眼中,種子並不是他撒下的,而是辛克萊頭上本就刻著該隱的記號,即辛克萊心中本來就存在且渴望跨越的「兩個世界」。4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ErSJ61WWqB
4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c7LTwEM0sb
「鳥奮力衝破蛋殼。這顆蛋是這個世界。若想出生,就得摧毀一個世界。這隻鳥飛向上帝。這個上帝個名字是阿布拉克薩斯(Abraxas)。」4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eGi31rk3vw
4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rGmh9ILTQz
只有衝破自己活着的世界,才會知道另一個世界的本質。光明本來就與邪惡共存。學習接受另一個世界,才能擁抱自己內心的黑暗。4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532nE0ooQQ
4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qBWG4A4SWT
這本書對我而言是吸引力欠奉,但值得一讀,需要在閱讀後大量重讀及思考才能體會它的美好。因為它故事性不足,說教味濃厚,儘管立意良善,但我抗拒把情感過份理性地敍述。也許對我而言,情感係虛無的,假如情感是一團迷霧,將情感邏輯化就是用相機向迷霧對焦,由模糊變清晰嘅過程。4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zU5k5zVIEN
4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ZCuBhrJX69
與此同時,我總覺得這本書當中發生的事件都太雞毛蒜皮,對書中角色為這些事情而產生轉變無法感到共鳴,例如辛克萊墮落在紙醉金迷後因為碧翠絲的背影而重新振作,但他與碧翠絲甚至沒有任何經歷。我反省自己是否過份批判,然後發現,也許將其代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往往讓我們蛻變的也是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這樣的安排可能是作者的巧思之一。4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qK2kNsMF9S
4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TDThwYhZHl
我嘗試探索這本書成功的原因,發現此書寫於二十世紀初世界大戰期間。當時的青年也許面對世界瞬息萬變的形勢感到難以適從,對自身的價值觀感到迷惘。然而,這一百年間多少創作者用不同的角度刻畫青少年迷惘,這本書的題材因而在現今世代顯得較普通。但同時,這本書在現今世代仍然能獲得部分青少年共鳴,證明這一百年來青少年仍然面對一樣的問題,也是一種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