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戰火簡史》)
洱頓斯特之戰是一個巨大的轉捩點,雖然相比於之後的各種戰役,這並不是最為慘烈與規模最大的,但他卻是讓懸臂與星原的文明第一次意識到,他們的這位不速之客是多麼可怕的存在,特別是在初次見面強大的威壓下,那是一種令人絕望的實力差距。
從殘破的戰場遺址中,零碎的資料重現了當時末日一般的場景,同時也揭露出侵略者那不可思議的軍事力量。
人類文明軍事理論中有一「絕對差距」的概念,以我方火炮威力與我方防禦能力作為指標去評斷雙方的軍力差距(相反的也可以以敵方防禦力與攻擊力作為指標)。
在一場「均衡」的戰事中,雙方的攻擊理論上要能有概率的擊毀對方的防禦,其數值落在20%到50%之間,而對於敵方火炮防禦率也會在50%到80%間。
而當敵我雙方的擊破率或是防禦率明顯出現失衡,那便是出現了「非均衡差距」,這會導致戰局朝向一面倒的狀況,這在高科技文明與低科技文明的戰爭中時常如此。但在某種情況下,其中一方的擊破率與防禦率能夠高達90%以上,甚至接近100%時,即呈現所謂的「絕對差距」。
非均衡戰鬥某種程度上是可以以戰術與數量去彌補,但是在「絕對差距」下將呈現一種斷崖式的實力落差,如同拿著石簇對上鋼盔,拿著藤甲面對子彈,以冷兵器對決機甲。
那是一種維度式的打擊,唯一能夠扳回局勢的方法僅有與對手達到同樣的科技水平。很多學者便以絕對差距為基礎將此做出一個比喻—「技術的台階」,上位階者能夠完全的戰勝下位階者。
作為文明武裝力量的分級體制,這是個冷酷的金字塔,彼此之間只存著毀滅與被毀滅的關係。
據後世對於洱頓斯特戰役的研究,侵略者與洛恩接觸的瞬間,對方的擊破率與防禦率高達98.6%,這絕對是一場屠殺般的慘劇。
1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XZ1FxBD9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