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買入的書,一直到2025年才讀完。
短短的六萬字,卻讓我斷斷續續看了兩年的時間,中間一度想要放棄。趁著這次READMOO的沙發馬,我居然花了兩天看完了剩下的50%。偉哉我的馬。
那麼這究竟是一本怎樣的書呢?
3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IrcPulYHLO
3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PTk9cflbsJ
■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覺得可以先了解──「捷思法」
人腦每天需要接受到大量的資訊,根據統計現代人每天吸收大約6.3萬字,也有一說是10萬字──無論是哪一種結果,無疑我們都處在一個被資訊淹沒的年代。
大量的資訊湧入,大腦幾乎被雜訊填滿,癱瘓。多數人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習慣使用「捷思法」(heuristics)來加速判斷。捷思法主要仰賴的是人的直覺與經驗,使人能夠在時間極短、資訊不足的狀況下,也可以做出決定,並將省下的時間用來處理其他的事項。
這麼說起來,如果在這個紮訊爆炸的年代,沒有捷思法我們或許真的會活不下去。
但捷思法的缺點也很顯而易見。它省略了深入思考的過程,也縮限了人們的視野,使決策更容易受到情緒或外在環境的影響,也可能因為過於狹隘的「個人觀點」反而導致偏誤,陷入所謂的「直覺陷阱」而不自知。
3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zol9KUALxB
■ 這本書可以做到的就是──帶你跳脫框架!
相對於捷思法的另一種思考模式則是「系統法」(systematics),也就是以更有邏輯性的方式,對問題進行全面分析,並利用知識與資料輔助,幫助當事人得出一個相對理性的答案。
過程中或許會耗費較多的時間,但獲得的結果卻能降低判斷偏誤。系統法通常使用在重大的決定,或失敗後可能需要承受巨大損失的決策上。但這樣的思考方式,其實也可以利用在日常生活中,幫助我們看清問題的全貌。
《直覺陷阱》這本書就是提供幫助讀者系統法思考的「資料庫」。書中針對各種常見現象提供心理學上的解釋,幫助讀者打開視野,破除個人視角上的屏障。眼界開闊了,便不容易再被單一的視角所侷限,也能發現更多的選擇和可能性,同時避免被環境或情緒等因素左右。
3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wLF8WJjHnc
■ 本書的特色
① 30個心理學理論與現象可一次打包帶走
② 以台灣人的視角出發,提供更貼近生活的例子
③ 用字淺白,不用擔心出現抽象難懂的心理學名詞
3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YYOpF6msz1
3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nhSg1LlESD
■個人觀點
原本是在Instagram上看見有讀書帳分享這本書,沒有多想就跟著買了。
原本預想可以多了解一些心理學的名詞,說不定哪天可以用在小說裡,應該滿酷的。那個時候也很喜歡看一些心理學或者行為經濟學的書,也是在那個時候受到朋友的推薦,看了丹.愛瑞利的《不理性的力量》、《誰說人是理性的》──扯遠了。
總之,就是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買了這本書。
3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YJGRX49bB4
不過實際讀了幾篇之後,發現這本書其實不太適合自己。雖然它的內容很淺白,篇幅也都很短,大概在一兩千字以內可以快速了解一個心理學的知識點,但也就僅此而已,剩下的部分更多的是作者對於人生各種困境的「見解」。
書中提到的心理學現象,如果順著作者在目錄提出來的名詞,逐一地去查WIKI或者問GPT,或許也可以得到差不多的解釋,畢竟專有名詞的定義就擺在那裡跑不掉。但不同於網路資料,這本書的特別之處就是在於作者在解釋完每一個現象之後,還會在每一篇文章的中後段,補充上自己的個人經驗──有的時候甚至可以得到滿滿一整面的「雞湯」──目的就是在強調理性思考的重要性。
作者在自序中有說過,寫著這本書是希望透過書裡的內容,幫助讀者通往更豁達的人生。所以賣弄心理學的專業知識不是他的本意,但這種強行說教的敘事調性,實在令我難以下嚥。
3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VPMuKuR8gw
在〈沉默成本謬誤〉中,作者提到感情世界裡,難免會遇到投入失戀、分手的情況,當下或許會很難過,甚至陷入到痛苦中無法自拔。但作者會說:「對於已經投入的感情與時間,就理性的角度而言,都應該視為一種沉默成本。」然後告訴你:「一味的緬懷過去的時間於事無補,不如放下過去,重新迎接未來。」確實是知易行難,也起不到讓人在悲傷中重新振作的力量。
在〈比例偏誤〉裡,作者原本是以相同金額的折扣金額,對照不同的商品價值後,產生的經濟效益對於消費者購買意願的影響。不過,結尾處又話鋒一轉,講起交友的心態。作者會說:「人生在世,不必太過執著利益得失,眼前的現實未必能保證日後的獲益,特別是在朋友之間的相處。」強調在人際相處上,應該完全避免「比例偏誤」,不計較得失,才能結交到真正知心的朋友。
道理本身沒有問題,但作者的一套連拳下來,不只把人打得措手不及,也打得昏昏欲睡。不免感嘆,如果可以少一點說教的環節就好了。也很疑惑這本書面向的讀者到底是什麼年紀或者社會地位的人士,如果是中年以上的讀者,我總懷疑這些人情世故他們見的還不多嗎?如果是年輕人,又覺得對他們來說這也太老生常談了吧。總而言之,一股「到底誰想聽這些啦」的疑問濃濃地包圍著我。
但除此之外,作者也會使用一些比較偏向公眾議題的例子。例如在〈推敲可能性模式〉中利用台灣的選舉文化,提出大多數的選民都是採用「邊陲路徑」來決定把票投給哪一位候選人,而候選人也可以利用此效應,透過簡化訊息或是形象塑造來影響選民;或者在〈心理帳戶〉中以2021年台灣的「振興五倍券」政策為例子,分析政府從原先民眾自付1,000元的規則最終改為政府吸收的決策,背後反應的即是在這個現象中,心理帳戶如何影響民眾對政策的觀感與接受程度。
我覺得這樣的例子與一般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卻又保持一點距離,可以提供讀者在閱讀時更彈性思考的空間,如果可以再更深入地分析,會更激起我的興趣。
相比之下,情境過於單一的個人經驗就沒有這麼吸引人,而且很容易使內容有以偏概全的嫌疑。先使用情境導入再說明的方式,不僅讓文章更讓人容易接受,也有助於避免在最後使內容陷入「德州神槍手謬誤」這類的質疑中。
──但重點還是要少一點說教。真的。
3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9aj5AgFaw9
最後補充一個這本書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
在〈費雪賓模式〉中,作者提供了一個可以幫助人們在面對多個選擇時,可以更客觀評價與篩選的簡單表格。
費雪賓模式主張,人們對於某件事物的態度,取決於「屬性」、「信念」與「偏好評估」。而透過將各個屬性評價與各個屬性的權重相乘之後加總計算,就可以將結果量化,幫助人們做出有效且理性的決策。
結果仔細一看,這不就是以前考大學的時候會拿到的那本「學測分發」小本本裡的計算方式嗎?不同科系依照不同科目作為檢定標準,再區分成不同的加權,以及同分參酌順序,最後篩選出符合條件的正取、備取生──果然是好客觀、好理性。
沒想到當年困擾我的這個表格,竟然就是「費雪賓模式」,也沒有想到這個表格還有其他的用途,確實滿意外的。
後來從作者提到的基礎模型中,我又讓GPT加入了「必須達標條件」「地雷條件」、「懲罰分數」、「參考直覺吸引力」等等的計分條件,幫助決策時更通盤地分析,也避免只參考單一的條件而忽略了人本身存在的「複雜情感」。
目前想到可以利用在之後如果舉辦創挑或者需要協助比賽評分的時候,可以取代原本的計分表,改以費雪賓模式進行評估。如果之後有使用到的話,有機會再來分享,或者有人有相關的經驗也可以留言。
突然很好奇,大家為了寫小說有沒有看過什麼奇怪或者特別的書?
3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d97uaULqoK
書名:直覺陷阱
作者:高登第
出版社:時報出版
字數: 66,807字
時數:3小時41分鐘
推薦指數:★★☆☆☆
◇ 如果想要支持我買更多好書,歡迎使用AP網址在READMOO購買◇
3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TzDWQ0t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