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語然知道自己病了。
她是如此清醒地知道自己病了,憂鬱像是漆黑的無底洞,一個跨步就會陷落進去,往前倒就會墜入萬丈深淵。
宋語然越來越消瘦,體重隨著食慾下降,忽然緊張的焦慮感讓她無時無刻都想吐,腸胃痙攣得厲害,她蹲在馬桶邊,吐了一堆酸水。
【搞得跟孕吐一樣。】她自嘲地想。
她將冰涼的水潑在臉上,抹了一把臉,對著鏡子假笑了一下,回去工作崗位。
「你怎麼去那麼久?是不是不舒服?」加油站同事看著她的臉色,關心地問。
「有一點,但沒事,緩一緩就好。」她扯出一抹微笑,溫聲回應。
「有客人來了。」宋語然拍了拍同事的肩膀,示意該上工了。
晚上十一點,宋語然終於結束工作,可以搭公車回家了。她坐在公車後排的靠窗位置帶著耳機,視線望向窗外,眼睛無神地發呆。
宋語然從小就喜歡發呆,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這樣才顯得不孤獨,也比較不可憐。沒有人和她說話,她就自己漫無邊際地思考,思考沒有答案的任何事情,思考生存和死亡的意義。
凌晨十二點半,她終於可以躺在床上好好休息了,一天的疲憊累積在身體裡,可她卻不想閉眼。
她其實不太明白為什麼身上的疲累無法隨著休息而消失,她只覺得越來越累,像個遲暮的老人,衰弱、遲鈍,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
宋語然隨意地刷著社交軟體,看著朋友們分享的生活日常,她覺得好笑的同時也覺得有些羨慕。上學和打工奪走了她的時間和力氣,讓她沒有多餘的精力,能好好體驗這個世界。
她最喜歡看的是語錄貼文,她喜歡那些詩句,靈魂的共鳴讓她能在孤獨的世界中,找到感同身受的人,如此她便能奇異地感受到一絲慰藉。
【要怎麼好好地活/活到剛好/每個人都把我忘掉】
她的視線定格在這三行詩句,仔細地閱讀,反覆去感受,她很喜歡,她感受到了共鳴。
宋語然轉發這則貼文到限時動態,想了想打了幾個字:
【要怎麼無聲地祈禱/祈禱疼痛/不把我毀掉】
宋語然好痛又好累,她老是想起那些被打罵的童年,重複地感受一些很痛苦的事;也老是忘東忘西,像個阿茲海默症病患一樣,記不起任何重要的事。
「我好想死,能不能讓我去死……對不起,為什麼我什麼都做不好,我為什麼是一個這麼差勁的人?」
她在黑暗中抱著頭喃喃自語,不知道在和誰道歉,也許是她自己,也許是給她人生中那道光的阿姨,也許是一直在她身邊的朋友。
宋語然很絕望,憂鬱症讓她無時無刻都在想死亡的幾百種方式,無論怎麼做都開心不起來。可是她不敢給自己解脫,她害怕愛她的人會難過。
宋語然有時候會想,如果她沒有任何牽掛,那該有多好。她就可以平平淡淡的死去,安安靜靜地化為一地的灰,隨風飄散。
如果她在死前寫一封遺書,她會這麼寫:
致我親愛的阿姨和朋友們:
對不起,我是一個很沒用的人。
我知道人生比我更慘、更可憐的人還有很多,但我試過好好生活、好好吃飯、好好去看這個世界,可是我太累了,我真的什麼都不想做,我不想吃飯、不想生活、不想看這個世界。對不起,我真的好累,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麼累。
我愛你們,尤其是阿姨,阿姨我真的很愛您,我不止一次想過,如果我是您的親生女兒那就好了,這樣我的人生每一個重要時刻都會有母親。我能看到您為我驕傲又歡喜的表情,那會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事。
我也愛我的朋友,你們給了我很多鼓勵,即使我是一個滿身缺點的人,也願意和我做好朋友,我知道你們看我憂鬱的樣子會難受,也許也會擔憂。但我真的努力過了,我跨不過那道坎,也走不出深不見底的黑暗。
我死後請把我的骨灰灑進大海,我喜歡藍色,喜歡潮水起落的聲音,我知道大海很孤獨,但是孤獨最適合我。不要擔心,也許我會找到金魚,順便問問牠,為什麼我的記憶力和牠一樣差。
請不要因為我的死亡而難過,死亡是我嚮往自由的歸宿。有人說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也沒有人記得你,那如果可以,請你們忘記我,我的靈魂才能向死而生。
很抱歉,這輩子來不及回報你們的愛,就讓我任性這一次好嗎?來世瘋也好,傻野罷,我只想當個無憂無慮,幸福而快樂的人。
最後,真的很對不起,阿姨,我沒辦法孝順您、報答您的恩情了,但我真的很愛您。如果可以,下輩子我想當您的女兒,可以嗎?」
可宋語然從來沒有寫過遺書,她不敢寫。
她怕寫了,自己覺得沒有牽掛,就不忍著那股抑鬱,去自殺了。
那樣阿姨和朋友們會痛苦、難過,這是她活著或死後,都不願意看到的事。
【要怎麼好好地活/活到剛好/每個人都把我忘掉】
——《我討厭我自己》
ns216.73.216.138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