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sSX8Y0PxqW
記得認識梁,在因為tvb節目《天與地》。喜歡行山的我,心目中有一個高山清單,是人生必須要去的,其中一個就係Everlast Base Camp,珠穆朗瑪峰聖母峰基地。在《天與地》,攝製組挑戰的是8000米以上的馬納斯盧峰,有別於聖母峰的設施配備,Manasalu從起點就很原始,只有依山而紮的基地,也只有幾個帳篷。當時節目中的拍攝者因體力問題一一折回,只剩下梁,導遊和吳俊霆(他也有一段故事)成功登上第一營。及後梁被勸告折返,但他坦白仍然可以繼續,我看到的也的確如此。當時我就對他產生興趣,是何方神聖可以看似如此輕鬆地登上高山?然後認識了《五十天背遊中美》、《背遊中亞》,啊,原來是一個backpacker。2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AWO6BDD8Gy
2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hNtYEXuIEG
二、2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P6h7EhT251
我為什麼會為《背遊》系列著迷不已,大概有三個原因。其一,景點較獨特,要知道我是會用同等價錢花同等時間去完成一座高山而非去十日shopping的人,自然對日韓台星馬泰沒有什麼興趣。先說結果,看畢《五十日背遊中美》後,我將哥斯達黎加訂定我未來退休生活的棲息地,如何實現?不知道。會否實現?不知道。但至少有個目標。看畢《背遊中亞》後,我和金牛男一直渴望以同樣的行程去一次。而看畢這本書後,我決定將撒哈拉沙漠置頂旅遊bucket list。2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UtEdoe2fIP
其二,因爲自己始終是女生,又膽小,能夠瘋狂的程度有限,所以只能用眼睛去旅行。這大概不是藉口,我連去一次郊外登山,既要注意女性特有生理上的不便,也要更加注意安全。生活起居無法像男生一樣瀟灑,所以再渴望也好,有些行程大概只能停在渴望的階段。偏偏梁的《背遊》系列總能滿足我對backpack的認知和好奇,大自然、高山、叢林、深海,都是我渴望的,但每一樣對我而言,實不相瞞都很困難。2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u9n76VV4s3
2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kHIS0nzYFX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我被梁旅程背後的意義感動了。我之所以認為日韓台星馬泰的旅遊介紹乏味,是因為缺乏背後的意義,就像流水帳一樣地介紹行程,主持人浮誇地表達「好靚啊」、「好好食啊」等形容詞,缺乏在旅程當中的反思和感動。而梁的節目也許因為景點非主流又新奇,往往他自己在經歷過後也有不少反思且願意分享,才能感動觀眾。我猶記得在《背遊中亞》的尾聲,梁和團隊在博森地區走了數小時崎嶇山路,才成功到達洞穴。(其實在這本書才知道比較前往博森山路更痛苦的是回程一段路,我真的很佩服梁。)當時他有感而發:「也許人生要有點任性,靠自己編製,才能活到老也不會有半點羞愧。」每一次看到這個畫面,我都會有新的感動。他的理念從一而終——希望藉著節目感染其他人去探索世界,從而愛世界更多;希望趁自己有能力,好好探索未知的世界,不要白費自己的人生。2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QPr5GJUEq2
2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2lLmeyUyrO
而因為這個作者而看的這本書,內容主要圍繞作者的背景、背遊經歷、當中的趣事和幾個節目背後的故事。我欣賞梁,因為他觀人如微,吾日三省吾身,願意從小事中反思。例如他主張大愛,卻在印度因為偏見烏龍地誤會了印度人給他假鈔。例如當他在聲勢浩大的哈薩克世博發現場館不外如是時的失望,最後自我反省,承認自己為了拍攝而錯用了批判的眼光。例如他認為吉爾吉斯民宿的每週English Club並沒有實際行效,卻因此了解人應該用自身的影響力改變世界,那怕很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這本書中,梁將自己的個性表露無遺,不掩飾自己的想法和情緒,不會刻意塑造自己一個「旅遊達人」的形象,他幽默豁達、勇敢而堅毅,但他同時會憤怒,也精明得有點小器,卻很真實,讀者會樂於認識一個真正的他,一個會曾經在異鄉因為人生路不熟而懦弱的少年,而非單純報道所指的「八優狀元放棄高薪厚職」。 在書中,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作者娓娓道出拍攝節目背後的辛酸和困難,例如如何跟導演和攝影師磨合,才能製作出既然滿足攝影師需要的畫面,導演需要的爆點,再揉合梁本人渴望透過節目帶出的意義。甚至導演一開始並不了解「背遊」與一般旅遊的不同,而慢慢被梁的熱情和堅持影響。這些在節目鏡頭中不會了解的,其實也是構成梁背遊生涯的一部分。而直到現在,這個團隊已經將《背遊》系列持續到第四輯,且越來越多人欣賞梁,作為老粉絲的我很欣慰。2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pdWn4M7Y0c
2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pw0JNlLzyT
在整本書中最震撼我的,莫過於撒哈拉沙漠一文,也是因為這一篇文章,讓我將撒哈拉沙漠放到旅遊清單中,因為與自己的心態往往有異曲同工之妙。梁在書中提到,在渺無人煙的沙漠遙望星空,每一顆星星都離自己以光年計算的距離,是真實存在卻也很不真實。在面對與星空的距離時,自己仿佛很虛無。但當下的一呼一吸,卻只有自己才能真切地感受到。這跟我喜歡天文學的原因不謀而合。宇宙無邊無際,人的一生在宇宙億年歷史間只有一瞬。每每想到自己的渺小,總會懷疑生命的輕重。輕,因為人類在歷史長河中只是塵土;重,因為在浩瀚無邊的宇宙中,卻只能自己能確切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我未去過撒哈拉,有這般體會單純基於自己對天文學的認識,配合自己一直信奉的哲學概念。但盡信書不如無書,一切的反思關鍵不在於書讀得如何,而在於對世界有沒有關懷。看畢梁的文章後,他雖然自嘲自己不是「文青」,但我仍然被他的文字感動,感覺一切清晰透明,對自己的渺小釋懷,也渴望去了解世界的大。2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fAxYdVbHUq
2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TXR2wco02L
三、2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pWEpHSCblI
書展無法與梁彥宗合照,是一種遺憾。然而最終也順利得到他的簽名,是一種幸運。23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C9SkpIrU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