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喬正一
近來社會上發生了一起名人的非婚生子女糾紛事件,這起事件引發極大的關注與爭議。事件從私人的情感蔓延至公眾的輿論,所涉及的並非僅是誰對誰錯這麼簡單,更是現代人如何看待兩性彼此的承諾、責任與後果的縮影。
這起事件竟讓我聯想起蒲松齡筆下《聊齋》的一篇鬼故事——《竇氏》。表面上《竇氏》是一起冤魂復仇的怪談,但骨子裡卻是無助女子對「始亂終棄」最沉痛的控訴。幾百年前的鬼故事,竟與今日的社會事件不謀而合,巧合得令人不禁毛骨悚然,也不禁讓人反問:感情世界裡的情債,真能第二天一覺醒來就拍拍屁股一走了之嗎?
《聊齋》的《竇氏》正是佛教、道教及民間信仰裡所謂「冤親債主」的概念。世間的種種債,錢債可還,命債可贖,但只有一種債務卻萬萬欠不得,那就是——情債。因為情債一旦結下,種下惡因,對方所產生的怨念與執念,能穿越千古時空,任君輪迴千百世,終有一天等到你。
以下,是〈竇氏〉的現代白話譯文,讀完後,你或許會明白——某些因果,不講科學,只講天理。
~~~
原作者/蒲松齡
白話翻譯/喬正一
南三復,是晉陽一帶的望族。他有一座別墅,距離住家約十多里,他每天都會騎馬去巡視一次。有一天,剛好遇到下雨,半路上他看到一座小村子,見有一戶農家院落寬敞,便上前去借宿。
因南三復有錢有勢,因此,這一帶的村民都很敬畏南三復的權勢。沒多久,主人便出來迎接,舉止拘謹而恭敬。請他進屋後,屋子狹小破舊,南三復坐定,主人才拿起掃帚殷勤打掃,又用蜜糖泡茶,恭敬地請南三復飲茶。
南三復問他名字,他回說:「我叫廷章,姓竇。」
不久之後,竇家端出酒菜、烹煮小雞招待,待客十分周到。有個正值青春年華的女孩在烤肉串,偶爾站在門口,半身露出,約莫十五、六歲,美貌端莊,模樣引人。南三復見狀,心中頓時砰然悸動。
待雨停後,他雖離去,心中對竇女的倩影卻念念不忘。隔天,他便帶著米和布來酬謝竇父的款待,並借機攀談。從此,他時常上竇家串門,還常帶菜肴美酒一同飲宴。那竇女與他越來越熟,也漸漸不再避嫌,有時還跑到他面前招呼。她斜眼望他,時常低頭微笑。南三復對她愈發著迷,幾乎沒隔三天便來一趟。
有一天,剛好竇父不在家,南三復坐了許久,竇女出來接待,他便拉住她的手輕薄調戲挑逗。竇女羞慚急忙推開,嚴正地說:「我雖出身貧苦,但也希望能嫁為人婦,你怎可如此輕薄侮辱人?」
當時南三復正逢喪偶,聽了便起身說:「若妳垂憐,我一定不再娶他人。」女孩要求他發誓,南三復便對天起誓,以示真心,竇女這才相信與答應,並委身相許。從此以後,只要竇父外出,南三復便偷偷前來與竇女私會。
後來,竇女說:「這樣偷偷摸摸的日子不能長久,我父若知你願意娶我,定會視為榮幸,應該不會反對,你要儘快打算。」南三復表面答應,心中卻想:「我堂堂門第,怎麼可能娶個農家女子為妻?」於是便找藉口拖延。
正巧,有一媒人前來介紹一戶大戶人家的女兒與南三復相親,他原本還猶豫不決,但一聽說對方貌美又有錢,馬上改變心意。
此時,竇女已懷孕,催促得更急,南三復一煩,索性與之斷絕來往,連竇門都不踏進一步。
沒多久,竇女臨盆,生下一子。竇父怒極鞭打她。竇女哭著坦承與南三復的關係,並說:「他本來就要娶我。」竇父姑且相信,這才放過她,派人去找南三復。但,南三復翻臉不認人。
竇父一氣之下將非婚生的嬰兒丟棄在荒郊野外,更加責打竇女。竇女暗中拜託鄰居婦人代為傳話給南三復,並陳述自己的苦境,南三復依舊置之不理。
夜裡,竇女偷偷跑出門,看到被丟棄的孩子尚在,便一把抱起,直奔南家。她敲門請求守門管家代傳一句話:「只要你家主人肯見我一面,我就能活下來。他若不念舊情,難道連親生骨肉也不管嗎?」
守門管家把話傳進去,豈料,南三復下令:「不准她進來。」
竇女倚著門痛哭,一直哭到五更天,聲音才歇停。第二天一亮,管家打開門一看,驚見竇女抱著嬰兒坐在門邊,母子均已凍死。
竇父憤怒至極,向官府告狀,控訴南三復的不義之行,官府本也想治他的罪。南三復怕了,便送上千金賄賂法官,這才得以脫罪。
不久,南三復要娶的大家閨秀竟夢到竇女披頭散髮、抱著孩子前來說:「妳....絕對不能嫁給這負心漢!若妳執意敢嫁,我就會索妳的命!」
可那女方家人貪圖南三復的財富與權勢,還是把閨女嫁過來。迎娶的當天,陪嫁豐盛,新娘也確實嬌美,但,只見她終日神情哀傷,沒露出半點笑容。就連夫妻之間的親密,也見她默默流淚。
有人好奇問她何故如此憂鬱,她也不回答。幾天之後,岳父來訪,一進門便哭。南三復還來不及問,岳父便急著拉他入內,一見新娘大驚失色:「我剛才在我自家後園,親眼見到我女兒上吊自盡死在桃樹上!如果我女兒已死,那.....這屋裡的女子又是誰?」
新娘聽了南三復的岳父的話,臉色驟變,突然倒地而亡。大家仔細一看,赫然發現死者竟是竇女!
大家急忙奔向岳父的後花園,發現新娘果真吊死在樹上。驚駭萬分,趕緊去通報竇父,竇父打開棺木一看,驚見竇女的屍體果然不見了。
竇父原先的怨氣還沒消,這次更是怒火中燒,再次向官府控訴南。官府雖覺事情怪異難判,但因南行跡敗壞,仍考慮定罪。南三復再度送重金賄賂法官,拜託官府盡速草草了結此案,官府收了賄,便不再追究。但自此南三復的運勢便開始日漸衰敗,這段奇事傳遍鄉里,沒人敢將女兒嫁給他。
最後,南三復不得已,只能遠赴百里之外,另聘娶一位曹進士的女兒。婚禮尚未舉行,坊間忽然傳聞朝廷要選良家女子入宮為妃,家中有待字閨中的女兒都急著把女兒出嫁。
某天,有一個老婦人帶著一頂轎子來,自稱是曹家送女兒來的。她扶著女子進門,對南三復說:「選妃一事太急,來不及準備婚禮,只好先把小姐給送來。」
南三復好奇問:「怎麼沒見隨行的人?」
那婦人說:「略備嫁妝,都在後頭,很快就到。」話一說完便匆匆離去。
南三復見這女子儀容不俗,談吐親切,便與她談笑風生。女子低頭解衣,可奇怪的是,那神情與氣質竟與竇女酷似。南三復心中一陣不安,可又不敢說出口。
待女子上床後,便用棉被蓋住頭入睡。南三復本以為新娘害羞,也沒多想。直到天黑仍不見曹家來人,南三復這才開始懷疑,便進臥房拉開棉被一看,驚見那女子已經冰冷僵死。
驚慌之餘,趕緊派人去報曹家,曹家說根本沒送女兒來,於是,此事便如野火燎原傳開,眾人皆認此為靈異之事。
此事傳出後,姚孝廉家的女兒新葬不久,墓被盜掘,棺木破損、屍體失蹤。姚家聽聞此事,趕來南三復的家中要求確認屍體,經查證,發現竟真是姚家閨女。
掀開棉被一看,女屍全身裸露。姚家震怒,向官府申訴。官府早已厭惡南三復行為不端,遂以盜墓及侮辱屍體之罪將南三復給定罪,並處以死刑。
有一位姓史的讀者在這篇故事寫下評語:
最初調戲、後來相好,這本就稱不上什麼德行;何況當初立誓不娶他人,最後卻言而無信?她被打,你不管;她哭到門前,你也不理;你這心腸,怎麼會這麼冷酷?
她的報復,可比李十郎那段公案還要慘烈多了!
~~~
註:本文僅就經典文學觀點做現代對照省思,無意對特定事件與人物進行評論,若有雷同,純屬巧合。
ns18.189.3.134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