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里高爾.薩姆沙某天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一隻巨型蟲。
盔甲般的後背,多而細長的腳,肥大厚重的軀體,身體的巨變,使格里高爾無所適從,本該趕火車上班的他,過了時間卻遲遲在房間沒有動靜。
發現異常的家人三番五次來敲格里高爾的房門,卻聽見門後安撫他們的聲音已不像人類。
他們不斷催促格里高爾開門,但當他終於好不容易打開門後,薩姆沙夫婦卻發現眼前的兒子已無半點記憶中的模樣。
不知道他們是怎樣接受這個事實,但總之他們相信了那隻蟲就是格里高爾,雖然沒有勇氣正面面對他,但也沒有趕他離開的打算,只是此後,父母都沒有踏進格里高爾的房間。
因此,照顧格里高爾的重任,便落在膽子較大的妹妹身上。
起初妹妹對他的照顧尚有耐心,特意準備各種食物,供哥哥選擇;定期為他打掃房間;在發現哥哥似乎喜歡在房間四處爬走後,提出要移走家具,騰出空間給格里高爾活動。
但這樣的生活並沒有維持很長時間,因為失去格里高爾這個經濟支柱,他們一家四口的積蓄快要掏空,年邁的父親,體弱的母親,剛成年的妹妹,也不得不找份工作,維持家庭生計。
生活的秩序,也隨着工作,重新建立起來,只是在新秩序中,格里高爾缺席了。
他的家人都忙碌於自己的生活,對格里高爾的照顧越加隨便。惡劣而缺乏變化的餐點,堆滿雜物的骯髒房間,每天吸着塵埃、食不果腹的格里高爾,身體也因而日漸衰弱。
但忙於生活的家人,當然無暇顧慮已經沒有生產價值的格里高爾。
為增加收入,薩姆爾一家還決定把家中空置的房間外租出去。
有次,妹妹在租客跟前拉小提琴,似乎已經厭倦了妹妹的琴聲,對方明顯擺出一副興趣缺缺的樣子,叫格里高爾十分惱怒。也許是這份情緒過於強烈,格里高爾沒有思考,就頂着他龐大的身軀衝到人前,想好好鼓勵妹妹一番。
但他這般突然登場,自然讓在場所有人都變了臉色,租客們都嚷嚷要退租,還耍賴說不給之前的租金。
被格里高爾這樣一搞,妹妹終於爆發了,她徵求父母同意,想趕走格里高爾,認為自己照顧了他這麼久,已算仁至義盡,是時候要結束這個麻煩。
自知闖禍,為家人帶來禍患的格里高爾,亦心存愧疚,在第二天家人打算處置他的早晨,他回應家人的心願,靜靜地躺在狹窄的房間,再沒有醒來。
似乎死掉的真的只是一隻只會帶來麻煩的巨蟲,薩姆爾一家只感到淡淡的憂傷,更多的是如釋重負的感覺。
終於卸下重擔,薩姆爾一家決定暫時放下手頭的工作,像以前一家子搭車前往郊外,享受一個悠閒的假日。
生活依舊繼續,他們有新的夢想和美好的打算,像以前一樣充滿期盼,只是四口之家,如今只剩下三人。
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cQgLRXFQlT
讀後感
利益維繫的親情
在閱讀其他學者對這篇小說的分析前,筆者對〈變形記〉最淺層的關注點,是在於格里高爾變成蟲後,家人對他的態度轉變。
由一開始因為格里高爾是家中的經濟支柱,對其付出的感激與依賴,使父母和妹妹都對他關懷備至(會考慮他的口味,為他準備各種餐點)
到後來他們有能力獨自支撐起經濟,加上格里高爾遲遲沒有變回人的跡象,父母與妹妹便漸漸地把格里高爾拋諸腦後。
雖然仍然會出於家人的情分,為他準備三餐,但已全然不見過往的關懷。
從這樣的態度轉變,已能明顯看出,對於薩姆爾一家而言,那個陰暗房間裡的巨蟲,已算不上是兒子和兄長,只是一個浪費家中口糧的災星。
所以當他再度惹來麻煩時,妹妹已經無法再忍受,請求父母容許她把格里高爾趕出家門。
其實在閱讀這個故事之前,我已經從其他評論大致了解過這個小說的內容。
這個故事說白了,就是一名青年在變成蟲之後,因為無法為家庭帶來價值,受盡冷眼,最後懷着悲痛與愧疚默然死去。
雖然知道故事內容,但真正看到卡夫卡的敘述時,並沒有我想像中家人因格里高爾失去利用價值而展示出強烈的涼薄嫌棄,在此程度上,小說與我的想像有一定差距。
可能是因為卡夫卡在他們做出這個行為前提供了完整的心理依據,同時亦有細膩描寫出他們整個心理變化過程,以至於妹妹最後情緒爆發,要求趕走格里高爾時,我是能夠理解她這份無情。
這是種「我知道他對我有恩,但難道我就必須要用我一生的幸福來報答他嗎」的感覺。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讀過東野圭吾所寫的《嫌疑犯X的獻身》?
書中,花岡靖子誤殺前夫,但幸得鄰居石神哲哉的幫助,得以免卻牢獄之災。
石神明顯是喜歡花岡靖子,女方自然感受到他的愛意,但奈何其長相不在她的喜好範圍內,所以一直選擇無視對方的好感。
當時我在書中看到這段,是頗討厭花岡靖子,男方都愛你,愛到願意為你殺人,以身相許也十分合理。
如果你不能接受他的感情,就應該坦蕩蕩地承擔刑事責任,不想在牢獄中浪費青春,但又不想放手個人幸福,哪有這麼兩全其美的做法?
但正是這種什麼都不想失去的自私,顯露出人性的本色,亦令這個角色變得立體。
若果有日你重要的親人真的變成一隻只會帶來麻煩的巨蟲,你有耐心和勇氣堅定不義的照顧他嗎?
別變成蟲,只是變老,已經有多少人恨不得把親人扔去老人院,省得自己照顧。
人性有美的一面,但亦有殘酷的一面。
為自己打算從來不是自私,只是當這份打算會危害另外一個人的幸福時,人是否還具備捨己為人的崇高勇氣,這才是問題。
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GxnD7FQHyt
異化的人類世界和擺脫異化的蟲
之前我讀過許榮哲老師的《小說課》,故事從開頭就已經有一個荒謬的設定,格里高爾變成蟲。
但在閱讀的時候,我們不會咬着這個點,批評其不合理,因為我們早已墮進卡夫卡的敘述魅力,跟隨他的描述進入故事,整個故事本來就是建基於這種荒誕與不合理之上。
但如今回過頭來看,不妨探討一下到底為何格里高爾會變成蟲。
對此,我看了一些學者在此觀點的討論。
其中我很喜歡一種講法是,異化的是人類世界,格里高爾變成蟲才是擺脫異化的方式。
故事前半段,從作者的交代,讀者能得知格里高爾其實很不喜歡上班,他所在的公司十分無良,只是因為他遲了一點上班,就已經派秘書上門指責,自己隨時受到解僱。
但為了家庭,他也不得不忍耐,他把自己對這個家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不惜犧牲自己的幸福和青春,以換取一家人的安逸。
甚至當他變成從蟲後,他仍時常因為自己沒辦法為家中賺錢而感到愧疚。
有學者提出,這是資本世界對人類所施以的勞動異化。社會上再沒有人情味,不論是上司與下屬、親人之間,都只剩下利益可言。
一旦你失去利用價值,那麼等待你的只有被棄置的命運。
人類在這樣的環境底下,逐漸失去對自由的渴望,甘心被改造為一個機器的齒輪,不斷運轉,直到死亡。
而格里高爾之所以變成蟲,其實是在他潛意識當中,他嫌棄這樣的生活。變成蟲是他的一種反抗,以擺脫只有上班和睡覺的生活。但同時他人性上的異化,使他認為這種想擺脫工作的心境是惡劣、該被譴責的,所以才無意識選擇變成蟲這樣會受他人厭惡,外型醜陋的生物。
但在這個異化的社會中,他這個企圖擺脫異化的存在是沒有存在的可能。
唯一能夠令他真正擺脫異化的,只有死亡,所以才會有最後格里高爾選擇以絕食的方式迎來死亡。
這令我想起芥川龍之芥的〈河童〉(IG有書評!),當中有一句大概是說,最聰明的生存方式,是鄙棄世界的同時,順應世界的規則而活。
當一個世界正奉行一套規則,你違反規則,這個世界可能就容不下你。如果無法在這個世界以外獨自活下去,那麼被排斥至死亡可能就是唯一的出路。
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QmxDSbMIhn
評分
喜歡程度:7/10
易讀性:7/10
上述內容若有錯漏,還請各位不吝賜教。
如果喜歡你的內容,請點讚,感興趣的話可以追蹤一下帳號,每逢週日更新書評,感謝你們支持。
9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oKoe46vcea
參考書目
任衛東:〈變形:對異化的逃脫──評卡夫卡的《變形記》〉,《外國文學》,1996年01期,頁61-65, 71。
曾艷兵:〈為何變形?——卡夫卡《變形記》解析〉,《名作欣賞》,2006年07期,頁44-51。
師彩霞:〈從《變形記》看卡夫卡創作的后現代特征〉(天津師范大學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研究生論文,2007年),頁1-42。
趙馨寧:〈荒誕與現實交織下的人性畸變——解讀卡夫卡的小說《變形記》〉,《名作欣賞》,2024年05期,頁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