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他們是很小時候就要坐輪椅了嗎?
小時候還會走會跳,但當發現他們走路不穩,還經常摔倒,結果家長帶到醫院一驗才發現,這孩子患上肌肉萎縮症。
這孩子一生需要進行一次大手術,從背後插入鋼條。你知道嗎?他們的脊柱都呈現不正常的S形的,就因爲身體都不能正常地直立及彎腰,才在體内進行鋼條植入手術,以防止内臟被不斷萎縮的肌肉擠壓而壞掉。
幾乎全身不能動彈,我見他吃力挪動著手指,筆尖在試卷上緩慢地掃畫著,有時他會舉手請求協助,按他請求拿橡皮將錯誤擦去錯誤答案。
我覺得,他們因爲行動不便,減少了許多外界的引誘,專注力或許會很高,我是很期待他們在藝術甚或學術方面取得成就。
你這樣想也不太對,他們完成當天課程,回到宿舍還是會玩游戲機,或許玩得比你我還要兇。照我看來,他們雖然行動不便,但學習態度還是非常兩極,勤奮的話,他們要花上大量時間溫習甚至創作;但自暴自棄,不理學習,終日沉醉玩游戲的也不少。
我做了將近十年的教育工作也不禁在想,是否那些只想著玩游戲,愛搗蛋的學生都會比較長命?勤奮乖巧的學生都比較短命呢?我有個教了六年的學生,一直很聽話,勤奮努力,努力擺脫身體的障礙,發奮直到臨考試的前夕,卻驟然倒下,未及進入試場人就夭折了。
你看過一套日劇《一公升眼淚》吧?
患者最初,身邊人也很難察覺到什麽異狀,認爲他們跟一般人無異,後來發覺他們會無端摔倒,漸漸地路也不能走了需要坐輪椅,到末期也就只能躺在床上了。
醫生斷定這些肌肉萎縮症患者,只有少數患者可長壽,而我馬上聯想到的是物理學天文學家,霍金。可大部分患者在二十多嵗的年輕階段就已撐不過去……
我一臉茫然,心想他們要達到高考的年齡,也得十七八嵗吧?倘若患者壽命當真只有二十多嵗……那他們學習、考試到底爲了什麽?
你聽説過蜉蝣嗎?蜉蝣的生命周期很短,它們清晨從卵中孵化,到黃昏就凋零死亡,但都只經歷一整天,明知生命短暫,它們還是竭力活好自己,從成長、求偶、繁殖、衰落至死,每個階段都盡善盡美。
蜉蝣如書生,不在乎晝夜長短。若問他們爲了什麽而學?又或者知識就是其人生追求,考卷只是呈現給世人看,這就是他們搏盡無悔的證明,即使短暫,依然燦爛。
我又想起一套法國電影——《潛水鐘與蝴蝶》,主人翁也是因肌肉萎縮而身體受限,但物理上的限制,困不住精神思想的自由,思緒與想象就是那隻不甘困於潛水鐘的蝴蝶。
休息時間到了,學生靠著兩根手指挪動電動輪椅的遙杆,純熟地移離座位,只見那輪椅的底部貼著變形金剛博派的圖案。我忽然想到,要是日後輪椅能改進到可以變形,真正讓患者直立起來,成爲他們的手腳,蝴蝶的翅膀,這有多好呢?
ns3.15.179.145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