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审判
1953年年底,德黑兰军事法庭对摩萨台进行了公开审判。法庭上人头攒动,国际媒体也秘密关注着这场备受争议的审理。满头白发却依旧挺拔的摩萨台站在被告席上,神情坦然。他身着朴素的灰色长袍,没有律师辩护,自行发表陈词:“我承认推行石油国有化,唯其如此才能捍卫我国主权。这若有罪,我别无辩解。”他的声音虽已沙哑,却穿透了整个法庭。一旁的法官眉头紧锁,不时用小槌敲击桌面示意他噤声,但摩萨台毫不退缩,继续说:“我只希望伊朗人民能够自主掌握自己的财富,不再受制于外人。我无愧于我的祖国!”法官打断他说:“被告,你已经承认罪名,何不请求宽大处理?”摩萨台昂首答道:“我无罪,何须宽恕?若爱国是罪,那我甘愿受罚!”旁听席上响起一阵骚动,有人高喊:“摩萨台万岁!”随即被武警粗暴拖出法庭。
围观人群中,有人暗暗抹泪,也有人低声咒骂。坐在前排的阿里用报童装扮掩盖身份,死死盯着心目中的英雄。他眼眶泛红,双拳紧握。审判的结果早已内定:摩萨台被判处三年监禁,服刑完毕后终身软禁。听到判决,法庭内一片哗然。摩萨台却平静地点了点头,向审判长微微鞠躬:“感谢阁下给我这个机会在世人面前解释我的立场。惩罚对我个人而言并不重要。”他的从容令审判长颇为尴尬,只得命令士兵将他带下。
几个月后,摩萨台被押解回他在乡间的庄园软禁起来。这位昔日的民族领袖从此与世隔绝,在农庄里种花读书,度过余生。偶尔,他会在信纸上写下对国家前途的忧思,却无人能听见。庄园外,军警日夜驻守,不许任何人探访。只有清风穿过院落,将老人的叹息带向远方。
与此同时,在德黑兰皇宫,庆功的宴会已结束。CIA特工杰克站在阳台上眺望灯火通明的城市夜景,点燃一支香烟。完成任务的他即将离开伊朗,但内心却久久难以平静。理查德早已回到英国述职,而杰克则收到了國內的嘉奖电报和下一个任命。他深吸一口烟,脑海中浮现出过去几个月中所见的流血与火光。这是一次成功的行动,他告诉自己,也是冷战必须付出的代价。然而,当他想到摩萨台演讲中那铿锵有力的话语时,心中隐隐升起一丝复杂的情绪——也许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本可以成为朋友,为着各自祖国的利益真诚合作,而非兵戎相见。但旋即,他将烟头掷地,用皮鞋碾灭了余烬。理想主义不属于谍报人员,他必须继续前行。
清晨,杰克乘坐的飞机腾空而起,离开了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在机舱窗外,旭日缓缓升起,德黑兰的街景缩小成一幅静默的图画。杰克举起咖啡杯,与邻座的美国外交官轻轻碰杯。外交官笑道:“干得漂亮,朋友。伊朗现在回到了正确的轨道。”杰克微微一笑没有作答,只是望向窗外流逝的云海,心念电转。或许很多年后,人们会如何评说这场政变?但此刻,对于胜利者而言,一切尽在掌握。
在莫斯科郊外,克格勃总部的一间小会议室内,谢尔盖向上级作完了详细汇报。他语调平静地陈述伊朗任务失败的经过,末了加上一句:“这是我们和美英较量的一次挫折。但苏联在中东的事业不会就此止步。”坐在对面的局长注视着他:“同志,你已经尽力了。国际斗争有胜有负。不必气馁。”谢尔盖点点头,却难掩眼中的遗憾与愤怒。“首长,请继续让我负责伊朗事务吧。那些倒退势力总有一天会付出代价。”局长沉吟片刻,拿起铅笔在本子上记了一行字:“你先休整一段,再研究一下中东别的方向。埃及、叙利亚等国最近也风起云涌,我们不能再失手了。西方在筹建什么‘巴格达条约’,我们也要有所应对。”谢尔盖领命起身告退。他走出会议室时,外面飘起了漫天飞雪。长长的走廊尽头挂着苏联的红星徽标,在雪光映照下闪闪发亮。谢尔盖迎着寒风站定片刻,攥紧拳头暗下决心:红色的星火永远不会熄灭,总有一天会重新照亮这片古老的土地。
次年春天,德黑兰街头的生活似乎恢复了正常。商贩在集市里大声吆喝,官僚们忙着上班,表面上一派歌舞升平。但许多普通百姓心中隐隐察觉到某些改变。言论不再自由,报纸刊登的尽是对国王歌功颂德的文章;警察在街头肆意盘查过路青年,稍有不满就可能被扣上“赤色”的罪名抓走。伊朗石油在西方公司操控下重新出口,但收益的大头尽入外国人囊中。在南部阿巴丹的石油精炼厂,一名老工人望着重新飘扬在厂区的英美公司旗帜,喟然长叹。他身旁的年轻同事愤愤不平地低声说:“我们当初支持摩萨台,就是为了赶走这些外国佬!现在倒好,他们卷土重来,发我们的财。”老工人连忙止住他:“嘘,小声点儿!想惹上麻烦吗?”年轻人不甘心地踢了一脚脚下的油桶,但终究无可奈何地垂下头。政府宣布得到美国数亿美元贷款援助,用于发展经济和军备,却没有多少真正惠及民生。
在一间传统茶馆角落,两位老人正低声交谈着政局。一个叹息道:“唉,摩萨台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现在这政府,哪管老百姓死活?石油赚来的钱都进了他们自己的腰包。”另一个则摆摆手,压低声音:“小心点儿,让人听了去不好。我们惹不起当权的。”茶馆老板走过来,警惕地扫了两人一眼,他们便不再多言,端起凉透的茶碗默默对饮。像这样压抑的气氛,在全国各地弥漫开来。表面上的繁荣与秩序背后,是难以言说的屈辱和不满。就连曾经支持政变的卡沙尼阿亚图拉也逐渐对新政权的腐败不满,但再难改变大局。只不过,这些情绪暂时潜伏在波涛之下,等待着未知的将来。
在皇宫富丽堂皇的宴会厅里,沙阿穆罕默德-礼萨国王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庆祝舞会。身着华服的王公贵族与洋宾客觥筹交错,奏乐声悠扬动听。国王站在舞池边缘,欣赏着眼前奢华场景,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他身旁的美国大使恭维道:“陛下,如今伊朗在您的领导下,成为中东稳定繁荣的中流砥柱,实在令人钦佩。美国期待贵国在中东防务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国王举杯示意,谦逊地笑了笑:“感谢阁下,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然而,他的目光越过人群,看向宫殿高高的窗外黑沉沉的夜空,眼神中一闪而过一丝阴影。这位年轻的君主或许隐约感觉到,权力的盛宴背后潜藏着危机,但他很快将那念头抛诸脑后,投入到觥筹交错的欢愉之中。
就这样,伊朗在狂欢和沉默中迈入了新的年代。表面上,王权巩固、秩序重现,但在暗处,反抗的火种并未真正熄灭。正如摩萨台曾经说过的那样:“与其向外国卑躬屈膝,不如让我们在斗争中成长。”只不过,此时没有人再敢公开高呼这样的口号。然而历史的车轮并未就此停下,它悄然积蓄着力量,等待着某个时机再次滚滚向前。新的浪潮迟早会到来。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yFmodOFZDX
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FVkw3OlYxV
作者廢話: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Z0NImTU6gg
說到红色的星火永远不会熄灭,我覺得寫完中東後可寫下一捲可以寫牢不可破的聯盟
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e9Tcq5i4o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