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说岁月静好时,我总是想问:究竟好在哪里?
是清晨六点半准时响起的闹钟?是地铁里永远找不到座位的早高峰?是办公室里永远处理不完的邮件?我们把这些叫做"充实",把麻木叫做"平和",把疲惫叫做"安稳"。
咖啡凉了第三回,我才想起要喝。窗台上的多肉植物不知何时已经枯死,而我上周刚给它拍过照,配文"慢生活"。手机相册里存着365张夕阳,却没有一张能照出我心底的荒芜。
现代人的"静好"像一场精心的诈骗。我们诈骗自己,诈骗他人,用九宫格的完美照片,掩盖生活里千疮百孔的真相。朋友圈里晒出的每一份"岁月静好",背后都是无数次崩溃后的缝缝补补。
写字楼里的绿植永远翠绿,因为枯了就立刻换掉。我们的快乐也是这样,稍纵即逝,必须立刻用新的刺激来替代。所谓的"静好",不过是消费主义为我们包装的新款止痛药。
深夜失眠时,我数过对面楼里亮着的灯。原来有这么多人和我一样,在深夜里睁着眼睛等天亮。我们白天笑着说的"一切都好",在黑夜里碎成手机屏幕上幽蓝的光。
体检报告上的异常指标一年比一年多,像生活给我们打的差评。我们却依然在社交媒体上写着"感恩拥有健康的身体",仿佛这样说就能成真。
衣柜里塞满了没拆吊牌的衣服,书架上摆着没拆封的畅销书,冰箱里放着过期的热销酸奶。我们囤积着"美好生活"的象征物,却离真实的生活越来越远。
"岁月静好"这个词变得越来越像一句咒语。我们反复念诵,好像这样就能让生活真的变好。而实际上,它不过是成年人的童话,是我们疲惫时给自己讲的一个温柔谎言。
也许真正的静好,是敢于承认生活并不静好。是在一片狼藉中,还能找到那个真实的自己。是不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什么,包括"我过得很好"这件事。
ns18.222.110.185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