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豫著這部要不要合併跟另一部一起寫,但考慮到始終是半年番,還是給滿篇幅,本周要談的是《青春之箱》。
從角色形象上就攻下我了——這次我也成為了角色吸引就可以的一員,說實在要不是女主千夏的打籃球模樣剛好戳到我,這個主題的作品我未必會開,畢竟戀愛類真的不在我的守備範圍。
話雖如此,結果是一吃大讚,儘管後續追番過程中時有吐槽,但整體來說就算類型上不是我那杯茶,仍然得說是部不錯的作品。
基於不熟悉這類作品,這篇就比較偏向純粹的感想,也就是說個人的喜惡會比較重。
首先還算吃得下去的一點,是單男單女的走向,先說不是厭惡後宮,假如是那種奇幻作品(戲稱)無能男的元素,倒沒什麼問題,所以個人排斥的是黨爭那一類,以戀愛為主軸,同一時間在好幾名女主角之間拉扯,如果直爽地說全都要就算了,卻偏偏表面上說著要專情挑一但演出的內容並非如此,這樣的劇情個人會看得很煩躁。
《青春之箱》即使有第三人雛的存在,但在開首算是很明確地暗示出大喜的一心一意,這只能說是一種感覺了,當然作品一天未結束,作者完全可以背叛這種「一廂情願」的想法,只是就我個人接收到的感覺,相信不會上演那種腳踏多條船的戲碼。
如果是一對一的話,二人在好感度上相互拉扯,雖然看起來很像我老說的「鬼打牆」,劇情一加一減的原地踏步,但畢竟是戀愛作品,這種拉扯本來就是正戲,連這也反根本就是在反戀愛作品了。
這一點大概也是我喜歡《青春之箱》的重要原因,雖然大喜跟千夏確實進進退退的,但戀愛交往本來就有試探與摸索的部份,而這些劇情的演出沒有給我一種在拖的輪迴感,所以完全能接受甚至覺得不錯看,說到底就是感覺啦。
戀愛是大核心,但也沒忘了「青春」這個副核,其實分主副有點不太精確,畢竟可以說戀愛是青春的一部份,只是在謳歌青春很容易帶上戀愛……好吧,想說的不是這個,而是在校園舞台中部活、外宿與校園祭這些必然出現的劇情上,《青春之箱》都做得不錯。
像是較為前期關於雛的描繪,身為運動員嚴格控制自己的體重,拉滿的自我紀律,可能受傷時的恐懼,心煩意亂下勉強維持冷靜沒影響自己的表現等等,這些地方都蠻深刻的,把這些生活的部份寫好,戀愛才不是青春的全部!
還要說有什麼能吃下去且覺得不錯的理由,應該是沒有什麼奇怪的角色或者奇怪的思路吧?這聽起來好像很奇怪,但真的,有些時候為了特定某些發展或者安排某個橋段,或會犧牲某些角色(又可稱之為失智或降智)來當工具人,更甚是弄一些扳機角色出來。
《青春之箱》的眾多角色都沒有這種感覺,且不說算是關係比較大的健吾與他的女友,就連羽毛球社的其他配角或者籃球社的隊員,大家的想法都挺正常的,也不會做什麼奇怪的事,這種「普通」或者「正常」能稱之為優點,畢竟要全員正常來塑造出生活感說真的也不能完全說容易。
大概就這樣吧,可能是因為個人很喜歡這部「青春」的部份,所以能連著戀愛一起吃下去,看下來真覺得不錯。
26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InHtSX6P3e
(封面擷取自動畫官方網站)
ns216.73.216.179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