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宗觸目驚心的新聞震撼全港——一名男子疑因移民壓力過大,擔心無法妥善照顧妻兒,最終釀成弒親自盡的悲劇。事件令人痛心之餘,也引發社會對移民背後隱藏壓力的反思。
移民,從來不是單純搬遷居所那麼簡單。對於一個家庭而言,這代表要徹底離開熟悉的文化、語言與生活圈子,在陌生的土地上重新開始。這過程當中所需要面對的挑戰、所承受的壓力,遠比想像中複雜和沉重。尤其當家庭中有年幼的孩子時,所作的每一個決定,更需謹慎。
不少人認為,孩子年紀尚輕,早日帶他們出國生活,有助適應外地教育制度與文化環境,為將來鋪路。然而,這種想法是否真正以孩子的角度出發?還是父母自己的想法?孩子未必明白「前景」、「制度」、「自由」等抽象概念,他們在意的,是每日可以與誰玩耍,週末是否可以與父母外出,家中的長輩是否仍在身邊。當父母強行將另一種生活模式強加於孩子身上,讓他們與所有熟悉的人和事割席,這種做法是否亦帶有一種自以為是的自私?這樣又與獨裁有什麼分別?
曾幾何時,我亦動過移民的念頭。面對社會氛圍轉變,未來難以預測,確實令人焦慮不安。然而,當我細心衡量經濟能力、文化差異、生活網絡以至家庭支持等因素後,最終選擇留下。香港雖然並不完美,但這裡始終是我成長的地方,是我與家人共同建立回憶的地方。在這裡,我有穩定的生活、有親密的朋友圈子、有熟悉的語言與文化。最重要的是,我可以與家人齊齊整整地生活在一起,這對我而言,已是最大的幸福。
有人質疑,選擇留下是否等於放棄孩子的未來?我不這樣認為。孩子的成長,並不僅建基於教育制度,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否在一個充滿愛和關心的環境中成長。父母若能提供穩定的家庭、健康的情緒支援及正向的價值觀,即使身處原地,也能孕育出有承擔、有思想、有視野的新一代。
移民與否,從來不是對錯的問題,而是一個關於選擇與承擔的課題。真正需要關注的,是這個決定是否經過深思熟慮,是否理解當中涉及的轉變與壓力。離開熟悉的一切,是否值得?是否有足夠準備面對當中的孤獨與挑戰?這不僅是個人抉擇,更是整個家庭共同的承擔。
願每一位正考慮移民的朋友,能靜下來仔細想清楚,不受外界壓力影響,不被一時情緒主導,為自己和家人作出最合適的選擇。畢竟,幸福的生活,不一定要遠走他方,有時候,原地深耕亦能開出美麗的花朵。
再次強調,去或留沒有對與錯,每個家庭有其正確的選擇,希望每個家庭能夠走向自己正確的道路。
ns216.73.216.254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