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角的六月像個擰不乾的濕抹布,空氣裡的濕熱裹著雨季節的前奏。阿凱跟著“香港野球魂”的隊員們在九龍公園的小草坪上集訓,橡膠球擊打在臨時充當本壘板的舊輪胎上,發出沈悶的聲響,混著陳伯喊出的指令:“傳球要快!像炒河粉一樣,手不能軟!”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MG6018Gs4Y
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6wPVNi4GUA
距離“草根杯”邀請賽還有兩周,這是香港業餘棒球圈在疫情後難得的賽事,報名的隊伍大多是由上班族、退役球員和零星學生拼湊而成的“雜牌軍”。阿凱所在的隊伍是其中最不起眼的——沒有統一隊服,裝備新舊不一,甚至連固定訓練場地都需要輪流租借。
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pZWBByTX8P
“阿凱,你這球路越來越有‘海風’味了!”陳伯接住阿凱投出的球,手套震得發麻,“昨天有個老夥計來看訓練,說你這旋轉像極了當年在香港教球的那個阿美族教練帶出來的學生。”
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CAQ7sJefyS
阿凱想起雨晴爺爺的筆記和那篇舊剪報,手腕不自覺地重復著“海浪式”投球的翻轉動作。自從知道那段被遺忘的歷史,他每次揮棒都像在和幾十年前的阿美族教練隔空對話,那些藏在歷史夾縫裡的棒球痕跡,如今成了他握棒時的隱秘力量。
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XxDr9o4iaL
週末雨晴的視訊電話成了集訓期間的“場外指導”。她在台東的海邊支起手機,身後是阿美族少年們用漁網練習守備的身影:“阿凱你看,他們在沙灘上練傳球,腳要像扎根在沙子裡一樣穩,出手要像浪花打在礁石上一樣乾脆!”
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W9eyUD7Ptu
她把鏡頭對準一個正在投球的少年:“Kawil表哥說,投球時想象自己在捲海浪,力量從腳底傳到指尖,不是用蠻力,是用‘勢’。”畫面裡的少年投出的球帶著明顯的弧線,落地時濺起一片沙花。阿凱在九龍公園的草地上模仿這個動作,雨水混雜著汗水從額角滑落,卻第一次感覺到投球不再是機械的模仿,而是與身體節奏的對話。
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0SWwxJ3QAc
集訓並非一帆風順。連續的暴雨浸濕了他們臨時租借的球場,而場地費的缺口讓隊員們不得不四處拉贊助。阿傑在便利店打工時偷偷張貼比賽傳單,被店長警告;中學生隊員的父親發來信息,要求他退隊準備升學考試。
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k9GW6tqRE4
“要不……比賽就算了吧?”某天訓練結束,中學生在草地上,手套蓋住了半張臉,“我爸說打棒球沒出息,香港根本沒人看。”
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KdOGEjHi2D
阿凱想起雨晴說過的話:“我們阿美族在外打工的年輕人,就算沒人看,豐年祭也要回部落打一場球,因為那是和土地的約定。”他蹲下來,把雨晴寄來的台東細沙倒在手心,讓沙粒從指縫漏下:“你看這沙子,從台東到香港,走了那麼遠,不就是為了讓棒球在這裡也能扎根嗎?”
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XA6YlJcyv9
陳伯把一瓶凍檸茶扔給大家:“香港打棒球,難是難,但正因為難,才要打給那些說‘不可能’的人看。我年輕時打甲組聯賽,觀眾也沒幾個,但每次站上球場,就覺得自己是周潤發——靚仔!”
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9qek2TGFaK
為了給隊伍加油,雨晴聯合台東的族人錄制了一段阿美族棒球應援視頻。影片裡,雨晴穿著紅色的傳統背心,和族人們圍著篝火,用月桃葉打著拍子唱起歌謠,背景是用貝殼和漁網裝飾的“加油”標語。
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yHo0zmiJu9
“這是我們部落給打球的人唱的歌,”雨晴解釋,“節奏像海浪,歌詞大意是‘風會帶你到全壘打線,祖靈會接住每一個好球’。”她把手機鏡頭轉向遠處,幾個少年舉著寫有“香港野球魂加油”的牌子,用生澀的廣東話喊著“撐你哋!”
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RtXTWDFAK9
阿凱把影片給陳伯和隊員們看,阿傑突然一拍大腿:“哎!這節奏和我們茶餐廳夥計甩鍋鏟的拍子一樣嘛!”他拿起球棒在地上敲出節奏,“你看,這樣‘咚噠噠咚噠’,和阿美族歌謠的鼓點是不是很配?”
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6l9eA8v76A
於是,九龍公園的訓練場上,開始出現奇妙的融合——阿凱投球時帶著“海浪韻律”,隊員們傳球時喊著“快啲!”,休息時一起跟著影片學唱阿美族歌謠,雖然發音不准,卻把“fafalong(全壘打)”喊得震天響。香港的市井智慧與阿美族的海洋歌謠,在雨季前的草坪上,意外地和諧。
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AimIzp2f9X
集訓最後一天,阿凱收到雨晴的包裹。打開後發現是一個用月桃葉編織的球棒套,上面繡著阿美族的“祖靈之眼”紋樣,旁邊還有一小罐混合著台東沙粒的紅色粉末。紙條上寫著:“這是部落裡的‘勇士粉’,用貝殼和朱砂磨的,我爺爺以前給打球的小孩抹在手上,說能增加握力。阿凱,你握著它,就像握著整個部落的揮棒記憶。”
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35cFAHgCRE
阿凱將紅色粉末小心地塗在Kalis手套的掌心,突然想起論文裡的最後一段:“棒球於香港,或許始終是外來的、邊緣的,但當它與阿美族的海洋哲學、香港的草根韌性相遇,便不再是簡單的運動,而成為一種跨越地域的生存隱喻——如同月桃葉能在水泥縫裡生長,棒球也能在唐樓天台上,聽見海浪的回響。”
11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a4Pq0YVk0j
遠處,旺角的霓虹燈在雨幕中若隱若現。阿凱握緊塗著“勇士粉”的手套,感受著掌心沙粒的粗糙質感。他知道,這場“草根杯”比賽,早已超越了勝負,它是歷史與現實的碰撞,是海洋與城市的對話,更是一個少年用揮棒寫下的,關於“不可能”的答案。而雨晴的歌聲,正隨著台東的風,穿越海峽,為這場即將到來的雨中對決,起了前奏。
ns216.73.216.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