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飯店後,李天明撥通了台灣小許的號碼。電話接通後,李天明直接開門見山地問:「小許,巴黎資料中心的所有貨都安排妥當了嗎?」
小許在電話那端答道:「是的,李總,全部的設備和物料都已經抵達巴黎,就等著您過去提貨了。」
「那就好。」李天明鬆了口氣,但隨即又想起另一件事情,於是詢問道:「還有,軌道衛星發射系統的進展如何了?」
小許頓了頓,隨後帶著些許自信回答:「模擬測試已經完成了,反覆驗證過161遍,所有參數都沒有問題,確定1發火箭攜帶144枚衛星。所以我決定先啟動發射系統硬體建設工程,不然我們的計劃會無法按時完成。」
李天明聽了,略帶欣慰地點了點頭:「很好,小許,這是正確的決定。不要因為我在與不在而猶豫,該下決定時就要果斷。我們公司要的是像你這樣敢於承擔責任的人。」
小許在電話那端謙虛地回應道:「謝謝李總的信任,我會繼續努力。」
李天明的心情放鬆了些,但想到還有一件重要物料的庫存情況未確認,於是接著問道:「對了,黑墨土的情況怎麼樣了?」
小許冷靜地回答:「李總,通宵資訊中心庫存了大約12,000噸黑墨土,這些數量足夠應付一陣子了。另外,我們在緬甸和泰國的小料也都有接近10,000噸的庫存,請您放心,目前的供應穩定,我們可以按需求大量使用。」
「那就好,」李天明露出一絲滿意的微笑,「這樣一來就不會影響進度了。」
「天明哥,」小許開口說,「小周那邊的奈米晶片生產進展順利,他已經大量生產出1.5億顆5奈米的晶片庫存。而現在他準備將5奈米的生產設備停下來,改裝成3奈米生產線。根據他的估計,光罩做好了,只需要把冷凍片加裝進去,並稍微調整一下反射鏡的位置,這些都已經有設定參數,3~4天就能達到95%的產能,兩週內能完全穩定生產。」
「這樣很棒,小周做事果然細心。」李天明笑了笑,思索片刻後吩咐道:「既然這樣,那你通知小周把這些晶片送去給神腦的小丁,他們可以用這些晶片來進行筆電和平板電腦的新一代產品設計,應該會大受市場歡迎。」
小許聽後記下了指令,回應道:「明白,會馬上聯絡他們。」
緊接著,李天明又問起了機器人生產的情況:「小丁那邊的機器人生產進展如何?」
「小丁說現在他手上有3個不同的生產計畫,包括聖瑪利亞機器人、保安機器人,還有臨時增加的廣州穩固集團的訂單。穩固集團緊急加訂了4,000台聖瑪利亞機器人,產線非常緊張,對方希望我們能盡快交貨。」小許詳細報告。
李天明沉思了一下後說:「這樣吧,這兩天你先穩住進度,等我到英國資料中心裝完機器後,由你帶團隊去安裝穩固集團的資料中心。可以先交付100台聖瑪利亞機器人,之後每週持續交貨。按照這樣的進度,爭取在一年內完成所有訂單。同時,中國的13座資料中心的安裝進度也要保持穩定,估計四個月就能完成,只要他們那邊的硬體設施到位,便可全面啟動。」
小許有些擔憂地說:「天明哥,中國那邊希望我們的3奈米資料中心能展現最強的計算性能,但這種技術實在太強大了,您不怕他們用在國防用途上嗎?比如飛彈導引、引擎模擬、飛機控制等?」
李天明淡淡地笑了笑,說:「這些不是我們的重點,小許。即便他們利用模擬技術進行計算,也不一定能真正製造出具備這種性能的裝備。模擬再逼真,最後還是要實際製造能力支撐。只要我們的程式做好,即使結果顯示出來,也只是個理論模型,並不是我們的責任。」
小許聽後,釋然地說:「我懂了,天明哥,我們負責的是技術實現,他們的應用不在我們控制範圍。」
「對了,」李天明補充道,「重點是你的程式設計是否足夠優秀。只要我們在程式優化和數據處理上下功夫,即使是高仿真的模擬結果,他們也未必能完全複製。技術不是靠理論,而是靠實力。」
小許心領神會,帶著滿滿的信心說:「明白了天明哥,我會在接下來的安裝和測試中把握這個重點,讓中國的資料中心真正發揮效能!」
小許又說:「中國那邊的十二個資料中心,有些選址並不符合他的標準。這些地方,若真的電力和水力供應不足,整個系統就可能面臨頻繁的運行中斷,這風險可大了。」
「小許,」李天明沉穩地說,「既然他們堅持不願更換地點,那麼你就正式發函件通知他們,列出具體不合格項目,請他們注意並改進,必要時標明風險可能性。」
「明白了,天明哥,我會發函給他們,盡量明確提醒這些問題。」
李天明停頓了一下,繼續道:「不過,為了保留證據與提醒效果,你還是將副本抄送一份給朱麗葉、小倩和穩固集團的總公司,這樣一來我們的提醒就更為嚴謹。其他的,你就別多管了,該不該更改場地由他們決定,我們只要確保資料中心運行的品質。」
小許在電話那頭點點頭,回應道:「我清楚了天明哥,這樣一來也能讓他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並且保證我們的責任範圍。」
「對,」李天明語氣篤定地說,「確保我們能按計畫完成資料中心的建設,其它的運行風險,我們得把責任清楚劃分,並記錄在案。這樣才能確保我們的品牌形象不會受到無謂的影響。」
小許聽後,答道:「我會馬上安排這些文書工作,並立即發送函件,提醒他們注意場地問題。」
結束通話後,李天明感到略微釋然。隨著計畫的進一步推進,他明白其中的挑戰遠不止於技術和運營,更多的還是來自於不同團隊的協調與管理。資料中心的高效運行依賴的不僅是技術設施,更是整個系統在電力、冷卻系統以及運行環境上的穩定性,而這恰恰是不可妥協的底線。
他回過神來,深吸了一口氣,暗自告訴自己:要在一個國際合作的大型項目中取得成功,除了技術之外,精準的溝通、周全的風險評估和嚴格的品質把控同樣必不可少。他清楚,這次在中國的資料中心項目將會是公司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他和團隊的一次重大考驗。
ns216.73.216.82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