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在 Threads 上滑到這則帖文,無聊的我真的從頭到尾唸出來了(中文以粵語讀出,日語漢字則唸日文)🤣
後來和文友討論寫作時中英夾雜這個現象。
始終是以中文進行小說創作,因此儘可能避免書寫外語。話雖如此,但某些場合例外,得看上文下理和實際情況。像《少女黑客》這類包含大量資訊科技術語的故事,因考慮到香港人每涉及 IT,許多時都只會講英文。例如大家只會說 VPN,日常對話(口語)基本上不會講「虛擬私人網絡」,甚至可能部分人根本不知道 VPN 中文是甚麼。
這些場景,若堅持只寫中文的話,看著尷尬,而且偏離現實,甚至可能令讀者看不明白,就得權宜變通。
至於散文,本來就較「貼地」,文中套用英語甚或潮語,有時候能更確切直白地表達某種訊息,突出語氣或意境。譬如不久前寫的一篇散文,文中便有句英文是那種翻譯會失真,原文才夠一針見血的,於是決定原文照錄,然後在括號內放中譯:15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VlVLXcZ4XA
記得有次下屬嘲諷某位不做正事的同事,説:「Be useless,so nobody could use you!(只要人夠廢,那麼便沒有人用得著你了)」
文友們同樣表示會儘量避免中英夾雜,因正規書寫不應出現外語。但亦遇過微妙狀況,認為某字詞並無合適的中文書面語可以取代。
畢竟香港多年來都是華洋雜處之地,說話中英夾雜早就植根本地文化,強迫全中文書寫,有時候讀起來反而會顯得彆扭。像 VPN 這例子,小說對白還是會採用「VPN」,但描寫部分則會寫「虛擬私人網絡(VPN)」。
ns216.73.216.254da2